('\n\t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分而治之<br /><br />御书房。<br /><br />武帝一边揉着眉心,一边说道:“大伴,你这就去把御医给朕叫来。”<br /><br />魏勋连忙迎上前:“皇上,您怎么了,哪里不舒服?”<br /><br />武帝眉头紧皱,沉声道:“朕这会心慌意乱的,而且眼皮一直跳,心里有一股不祥的预感。”<br /><br />话音未落。<br /><br />一名小太监踉踉跄跄的跑进了宫中,神色匆忙,一脸慌张:“皇上...大事不好了!”<br /><br />武帝连忙起身,问道:“出什么事了?”<br /><br />小太监颤声道:“太子殿下在城外十里亭遇到埋伏了,现在生死未卜!”<br /><br />砰!<br /><br />武帝一巴掌砸在桌案之上,神色大怒:“这是怎么回事!”<br /><br />“是谁这么大胆,竟然敢在城外行刺!”<br /><br />小太监跪在地上,哭丧着脸:“奴才也不知道,听说是一群江湖高手...”<br /><br />武帝冷声道:“立刻去将十二亲卫调来,朕要亲自去救老九!”<br /><br />“老九绝对不能有个半点意外!”<br /><br />现在李龙鳞可以说是武帝手上的掌上明珠。<br /><br />若是他出个三长两短,那对整个大夏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!<br /><br />魏勋连忙说道:“皇上,您消消气,先别着急,若是急火攻心,会出大问题的...”<br /><br />武帝喝道:“朕能不着急吗!老九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谁能担负的起!”<br /><br />说罢,武帝便要亲自带兵出宫。<br /><br />魏勋如何阻拦都不管用。<br /><br />报!<br /><br />一名将士冲进御书房,拱手道:“报告皇上,太子殿下现在已经将城外行刺给摆平!”<br /><br />武帝一怔。<br /><br />这么快就摆平了?<br /><br />他问道:“老九情况怎么样,有没有受伤?”<br /><br />将士摇了摇头,说道:“太子殿下毫发无损,将那些江湖高手一举全歼。”<br /><br />武帝问道:“这是怎么回事,好端端的送行怎么突然会有人行刺?”<br /><br />将士把城外发生的一切如数说出。<br /><br />武帝越听脸色越是阴沉:“岂有此理!这韶妃竟然还贼心不死,竟然想出这样的歪点子!”<br /><br />“韶妃现在人呢?”<br /><br />将士如实说道:“齐威和韶妃都已经身死,包括那些造反的江湖高手无一幸免...”<br /><br />闻言。<br /><br />武帝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,心中顿时有些唏嘘。<br /><br />他叹了口气,问道:“那二皇子呢?”<br /><br />武帝刚问出这话,突然意识到这话有些多余。<br /><br />齐威和韶妃都死了,二皇子又怎可能会活下来?<br /><br />按照大夏律法。<br /><br />凡是忤逆之辈,格杀勿论。<br /><br />但武帝心中还是多少有些不舍。<br /><br />毕竟二皇子是他的亲生骨肉,是他曾经最爱戴的皇子。<br /><br />现在为何非要闹成如此模样?<br /><br />忽然。<br /><br />李龙鳞的声音在武帝耳畔响起:“二皇子现在还活着。”<br /><br />武帝双眸放光,连忙起身相迎:“老九,你总算是回来了,担心死朕了!”<br /><br />李龙鳞双手抱拳:“儿臣害父皇担忧了。”<br /><br />武帝连忙问道:“你说二皇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('\n\t子现在还活着是怎么回事?他难道没有参与这场刺杀?”<br /><br />李龙鳞摇了摇头,说道:“并不是,只是儿臣觉得杀戮有时候不能解决一切问题。”<br /><br />“所以儿臣给他提出了个条件。”<br /><br />武帝一怔:“什么条件?”<br /><br />李龙鳞沉声道:“只要二皇子可以发誓他这辈子再不插足朝政,放下他皇子的身份,作为一个普通人留在京师,儿臣便保证让他这辈子不失为富家翁,后半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”<br /><br />武帝一喜:“他答应了?”<br /><br />李龙鳞点了点头:“对,他向儿臣保证,从今往后再不涉足朝政,只留在京师安度残生。”<br /><br />“儿臣实在不想让父皇再经历一遍丧子之痛了。”<br /><br />武帝望着李龙鳞,眼眸中尽是称赞:“老九,果真是仁君呐!”<br /><br />“杀戮是改变不了人心的,但仁德可以!”<br /><br />“朕越来越庆幸,当时选你为太子的举动。”<br /><br />李龙鳞双手抱拳,恭声道:“父皇,这都是儿臣跟着你耳濡目染的结果。”<br /><br />武帝问道:“韶妃和齐威都死了?”<br /><br />李龙鳞点了点头,将韶妃如何误打误撞将齐威放箭射死跟武帝描述了一遍。<br /><br />武帝听完以后,脸色阴沉,说道:“那现在南诏的局势怎办,虽说齐威并不是什么好鸟,但他至少在南诏还有些威慑力,能够震慑住那些南诏土司。”<br /><br />“但现在齐威就这样死了,南诏的恐怕会有大乱啊...”<br /><br />李龙鳞淡然一笑,说道:“父皇,儿臣早已经准备好了,请您过目。”<br /><br />说罢,李龙鳞将那封齐威亲签的手书呈给了武帝。<br /><br />武帝目光扫过,神色有些震惊:“这...这是?”<br /><br />李龙鳞解释道:“这是齐威临死之前签的改土归流书,他同意在南诏进行改土归流的改革。”<br /><br />“只要改土归流真正的推行下去,那南诏的情况才会得以改善。”<br /><br />武帝看了看手书上的印记,眉头依旧紧锁:“朕虽然知道改土归流是目前解决南诏问题的唯一办法,但现在的问题在于齐威已经死了,就算是有这样的手书,那些土司们很有可能也不会认账。”<br /><br />“这下怎么办?”<br /><br />李龙鳞微微一笑:“就算是齐威不死,那些土司们一样不会听信齐威的话。”<br /><br />武帝一怔:“老九,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<br /><br />李龙鳞笑道:“齐威根本就解决不了南诏的问题,但有一个人可以。”<br /><br />李龙鳞拍了拍手。<br /><br />一道圣洁的身影走进了御书房中。<br /><br />武帝的视线顿时被吸引了过去:“这是?”<br /><br />白清秋连忙行礼:“圣女教白清秋拜见皇上。”<br /><br />武帝一脸欣喜:“你就是群芳谱上那个清秋仙子!”<br /><br />白清秋微微颔首:“正是。”<br /><br />武帝笑道:“百闻不如一见,真人要比画像上还要有灵气不少。”<br /><br />李龙鳞解释道:“父皇,儿臣认为现在只有圣女能够解决南诏的问题。”<br /><br />“圣女教毕竟是南诏本土教派,存在时间长达上千年之久,朝廷完全可以借着圣女之口,在南诏推行改土归流。”<br /><br />“到时候,只要南诏的百姓们都听信了圣女之口,那些土司们就算是再不愿意,也无济于事。”<br /><br />“这就是儿臣先前跟父皇说的,分而治之。”<br /><br />“土司是土司,土民是土民,只要土民们都听信了,那些土司们也掀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。”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