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9章 还要玩载人航天?
('\n\t提起长征二号,很多时候,都会捎带一个捆绑式的说法,这个捆绑式,就是在一级火箭的地方,增加四个助推器,这样就能大大提升起飞推力,从而提升运载能力。<br /><br />早期的长征二号,近地轨道的最大运载能力也不过四吨,正常的时候,那就是一两吨而已,增加了四个助推器之后的长征二号F,近地运载能力提升到了八吨,实际上,最多曾经发射过12.5吨的航天器。<br /><br />这长征三号,目前没有捆绑助推器,所以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不够高,很多重型卫星发射不上去,下一步,肯定是增加助推器!<br /><br />就算是国内没这么大的运载能力需求,也可以去国际上承揽卫星发射任务啊。<br /><br />下捆容易理解,那上改呢?<br /><br />迎着一双双好奇的目光,龙工说道:“目前,我们上面级直径太小了,这样不方便发射大直径的卫星,所以,上面也要改大一些,这样以后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任务会更加容易,而且,既然要改,那干脆就来个模块化……”<br /><br />长征二号的芯级直径是3.35米的,到了上面级,就降低到了2.25米,而很多卫星个头很大,以至于出现了大脑袋、细脖子,下面是长身体的情况。<br /><br />还不如加粗,上下一样!<br /><br />当初设计的时候,不过是为了就发动机的尺寸,实际上,完全没必要,还不如按照正规的尺寸来呢。<br /><br />众人都沉思起来,这样一改,长征三号的性能,的确会更强……<br /><br />“还有吗?”谢老开口问道。<br /><br />龙工摇头:“没有了。”<br /><br />这些想法,在他的脑子里憋了很久,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机会,今天,当着哈桑殿下的面,一股脑的说了出来,说完之后,只感觉浑身都很舒坦!<br /><br />“哈桑殿下,您觉得如何?”<br /><br />“不错,不错,这些想法很好,应该实施,咱们老一代科学家,都习惯脚踏实地,一步步地来,但是这样,有时候也会导致我们的胆子太小,步子不够大,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,那就得迈开大步向前走。”<br /><br />“嗯,哈桑殿下说得对。”谢老开口:“等到首飞成功,这长征三号就开始改款,龙工,到时候由你来当总设计师!”<br /><br />龙工赶紧摆手:“不,不,那可不行,我还年轻……”<br /><br />“你都四十多了,也是跟着咱们航天事业一起成长起来的,你有什么不行的?我说行就行!”<br /><br />“龙工,我也看好你,不过,我还是得提个要求,不管技术如何先进,都得保证可靠!”<br /><br />长征三号,可不是一款可靠的火箭,历史上,发射十三次,失败了四次!<br /><br />“现在,航天系统里,或许有些心浮气躁,也可能有些人耐不住寂寞,想要另谋高就,但是,只要在航天系统一天,那就得踏踏实实,工作必须认真负责,造出来的火箭零件,不能有任何问题!”<br /><br />记得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('\n\t有一次失败,就是因为电路的焊点上,多了几颗焊渣,搞航天就是这样,来不得半点的马虎,而八九十年代,东方整个社会,都是有些浮躁的,当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情况出现之后,很多人是耐不住寂寞要下海的。<br /><br />航天系统,走了不少人,也得到了净化,留下来的,都是可以踏踏实实地搞工作的,这样才迎来了今后的辉煌。<br /><br />“是啊,哈桑殿下,您说得对,我们的航天系统,还真有一些躁动,咱们其实挺想提高单位内部员工待遇的,可惜,咱们航天系统,是上级拨款维持的,现在,国家要发展经济,拨款很少……”<br /><br />秦富点头:“这次通信卫星发射,咱们沙某人要一颗,这价格随便你们开,我就一个要求,不能低于三亿。”<br /><br />这……<br /><br />当初买东风-3,还一亿美元一枚呢,发射卫星用的可是东风-5改进过来的,价格自然得更贵,尤其是,还有卫星可以用,所以,三亿的价格,绝对是划算的!<br /><br />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感激的目光来,有了这三亿美元,航天系统的福利就能好很多,可以留住更多的人,一旦人才流失,这航天系统就会走下坡路啊。<br /><br />“当然,你们以后还是要多去国际市场上拉生意,搞航天,也是能赚钱的,如果你们这边的基地不方便对外开放,我们沙某人的基地还可以承担卫星发射业务,同时,东方的航天,也要继续发展……”<br /><br />说到这里,秦富想到了什么:“你们考虑过搞载人航天吗?”<br /><br />当然考虑过!<br /><br />当年,世界两霸航天技术飞速发展,第一颗人造卫星,第一颗返回式卫星,第一次载人航天,第一次登月……<br /><br />前面,东方还能努力追赶,到了后面……<br /><br />在六十年代末期,东方展开过载人航天计划,名字叫做曙光一号,又根据立项时间,叫做714工程。<br /><br />当年不仅仅航天部门在搞,甚至连航天员都选拔起来了,原本计划在73年,就会进行第一次发射任务。<br /><br />甚至,西昌卫星发射中心,都是为了714工程监理的,就计划在一号发射台上发射,可惜,因为国力不济,最终项目下马,甚至就连当时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507所都被裁掉了三分之二的人员,后来东方农业大学回迁,还要求把507占的校园给收回了,这个所被迫搬迁。<br /><br />整个过程,让人唏嘘,现在秦富问起来,在场所有人都是神情复杂。<br /><br />而戚老首先反应过来:“哈桑殿下,您的意思是……要和我们一起联合,研究载人航天技术?”<br /><br />当初项目下马,就是因为穷,因为要搞经济建设,现在,有沙某人投资……<br /><br />“这个嘛,如果贵方有想法,我们是可以一起搞,当然,这件事我说了不算,还得汇报。”<br /><br />发射卫星是一次性的投资,而搞载人航天是持续性的,而且,哪怕是到了后世,载人航天也没有成为一个盈利性的行业,马斯克的星舰,那也是建立在无数轮融资的基础上,否则早就破产了。<br /><br />但是,搞载人航天,还是有意义的,毕竟,外太空的争夺,关系到未来的发展。<br /><br />沙某人的钱那么多,不花也是浪费啊。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