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九章 朱允熥的镰刀,以及诚实!
('\n\t“快讯,金陵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,多家实力雄厚的优质企业齐齐上市,掀起热潮!”<br /><br />“昨日股市开盘,皇帝陛下亲临金陵,敲响开市钟,现场人声鼎沸,气氛热烈非凡!”<br /><br />“惊曝,有人购入珠宝公司股票,赚得数万两白银,一夜暴富!”<br /><br />……<br /><br />《大明日报》以醒目的大字报道了大明股市的空前盛况,字里行间皆洋溢着兴奋。<br /><br />金陵城的大街小巷,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商贾贵胄,几乎无人不谈股市风云。<br /><br />那股席卷而来的热浪,点燃了每个人的心。<br /><br />一夜暴富的传说,无论古今何世,总能如磁石般牢牢吸住世人的目光。毕竟,<br /><br />对于芸芸众生而言,谁不渴盼翻身做主,摆脱那日复一日的困顿与卑微?<br /><br />然而,翻身二字,说来轻巧,做起来却难如登天。<br /><br />造反?推翻旧制,自己登高一呼,做天下之主?<br /><br />这念头在脑海中稍一闪现,便叫人冷汗直流。<br /><br />且不说成功的希望渺茫如水中捞月,一旦失手,那可是千刀万剐之刑,连九族都要被株连,谁敢轻易以命相搏?<br /><br />投身军旅,建功立业,或许是一条出路。<br /><br />如今朝廷已废除军户旧制,寻常百姓也能应征入伍,可新军名额稀缺,竞争激烈。<br /><br />待遇虽丰厚,却需要身强体壮,且意志坚定之人,军规森严不容半点懈怠。<br /><br />更何况,上了战场,生死悬于一线,刀光剑影,枪炮无情,性命如草芥。<br /><br />便是侥幸活下来,从最低等的士兵熬到高位,又何尝不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跋涉?<br /><br />出海冒险寻宝?那更是拿命在赌!<br /><br />茫茫大海,风浪无常,稍有不慎便是船毁人亡,连尸骨都难寻回。<br /><br />至于寒窗苦读,盼望十年后金榜题名,更是遥不可及的梦。<br /><br />多少人埋首书案,熬尽灯油,耗尽青春,到头来却依旧名落孙山,空留一腔遗憾与叹息。<br /><br />……<br /><br />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,却又条条大路布满荆棘!<br /><br />即便有一线希望,能走到终点的那一刻之前,也需要长时间跋山涉水,挥洒无数汗水,忍受无尽磨难,方能窥见曙光。<br /><br />这些,又怎比得上股市那令人心跳加速的诱惑?<br /><br />无需披荆斩棘,无需浴血奋战,无需长时间苦等,只需轻掷一些银钱,便有可能在一夜之间,摇身一变,成为富甲一方之人。<br /><br />这种近乎神话般的故事,怎能不叫人趋之若鹜?<br /><br />于是,整个金陵城如沸水般喧腾起来,街头巷尾无不洋溢着狂热的气息。<br /><br />在这种汹涌的情绪推动下,股市如同烈焰下的洪流,毫不辜负众人的期待。<br /><br />各家公司的股票如春笋破土,一日高过一日,节节攀升,令人目眩神迷。<br /><br />那些未能及时入手的旁观者,此刻捶胸顿足,悔恨交加,痛惜自己错失了暴富的天赐良机!<br /><br />购买股票,已然化作全民追逐的财富传奇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('\n\t,成了街谈巷议中的神话。<br /><br />买到就是赚到——这已经成了无人质疑的铁律!<br /><br />至于“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”这句话,证券交易所自然不厌其烦地反复告诫。<br /><br />然而,市场的情绪如堆积已久的干柴,被熊熊烈火彻底引燃,炽热得近乎失控。<br /><br />这些苦口婆心的劝诫,又有谁会听进耳呢?<br /><br />他们心中只剩下一个字——抢!<br /><br />至于公司业绩如何?该选哪家股票?这些问题,如今统统被抛诸脑后。<br /><br />闭着眼睛买便是了,反正横竖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<br /><br />那些起初对将田地折价换成股票心存疑虑、迟迟未曾入市的乡绅地主,如今个个后悔得肝肠寸断。<br /><br />他们望着节节高升的股价,面色铁青,暗自咒骂自己当初为何优柔寡断,错过了这泼天的富贵。<br /><br />早知今日盛况,当初又何必瞻前顾后,徒留遗憾呢?<br /><br />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,追悔莫及也无济于事。<br /><br />证券交易所每日清晨大门甫一开启,便被蜂拥而至的购股人群挤得水泄不通,门庭若市已不足以形容此景。<br /><br />想买?哪里还有机会!<br /><br />排队的人群如长龙蜿蜒,望不到尽头,交易大厅内人声鼎沸,喧嚣震天。<br /><br />无奈之下,那些腰缠万贯的乡绅、地主与豪商只得另辟蹊径,出钱雇人代为排队。<br /><br />生怕一人之力不够,他们一掷千金,雇来五人、十人,甚至二十人占据队列,只为抢得股票,抢得入市的机会。<br /><br />金陵城的上空,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硝烟,所有人都在这场财富的狂欢中拼尽全力,欲罢不能。<br /><br />……<br /><br />这一切,早在朱允熥的算计之中,丝毫不曾偏离他的预想。<br /><br />股市,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支柱,宛如一头沉睡已久的巨兽,一旦被唤醒,便会释放出令人胆寒的磅礴力量。<br /><br />新诞生的股市中,那些初尝甜头的股民尚未被市场的无情教训洗礼,尚不知资本那柄锋利镰刀的残酷。<br /><br />在暴富传说的蛊惑下,他们的情绪如烈火烹油,个个为之癫狂,眼中只剩财富的幻影。<br /><br />当所有人为之疯狂的时候,股市在情绪的驱动下,自然会暴涨。<br /><br />而这,正是朱允熥所乐见其成的景象。<br /><br />尽管他也特意颁下旨意,语气郑重地告诫臣民:股市暗藏风险,切不可头脑发热,务必谨慎行事。<br /><br />可这些话,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。<br /><br />朱允熥心里清楚,这只是为日后卸责留下的托词。<br /><br />在如今这股如潮水般汹涌的市场热潮中,那些被贪欲蒙蔽双眼的人们,又怎会因他几句空洞的劝说而停下追逐金钱的脚步呢?<br /><br />朱允熥洞悉人性,深知此时的他们早已听不进任何理智的呼声。<br /><br />他之所以默许,甚至暗中推动这场狂热,背后自有深意。<br /><br />如今还不是信息时代,更没有计算机记录数据。<br /><br />股市交易全凭纸质票证,繁琐而原始,入市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('\n\t的门槛因此被抬得极高。<br /><br />最低的入场券,也需要二百两银子。<br /><br />这笔数目,对于寻常百姓而言,无异于天文数字。<br /><br />如此一来,大多数平民被天然隔绝在外。<br /><br />他们的“参与”,不过是茶肆酒肆间的闲聊谈资,或是对那些一夜间赚得数万两银子之人投去的艳羡目光。<br /><br />偶尔有少数人被豪商雇去排队购票,赚些微薄的跑腿钱,便已是他们与这场盛宴最接近的距离。<br /><br />真正有资格踏入这场资本游戏的,无一不是富贾乡绅。<br /><br />这一切的根源,皆因朱允熥独具匠心,创出了以地契折价换取股份的奇招。<br /><br />通过乡绅将田地折价,银行放出银钱,乡绅再用这些银钱购入股票,而公司募集资金后又将银钱存回银行。<br /><br />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手腕,环环相扣,巧妙至极。<br /><br />最终,那些乡绅地主手中的田地,竟不知不觉落入了朝廷掌中。<br /><br />田地,在这个时代,仍是价值不菲的命脉所在。<br /><br />那些地主乡绅,家中多有广袤良田,足以支撑他们在这场资本盛宴中挥金如土。<br /><br />试想,若股市初开之时,不曾暴涨,不曾抛出令人垂涎的赚钱希望,不曾编织出那令人神魂颠倒的暴富神话,又怎能诱使这些地主乡绅心甘情愿地将世代相传的田地拱手献上?<br /><br />若靠强硬手段逼迫,怕是会激起天下动荡,民怨沸腾,得不偿失。<br /><br />唯有让他们自愿献地,方为上策。<br /><br />于是,朱允熥先以按田亩多寡分等收税的重压迫其就范,又以股市财富的耀眼光芒引其上钩。<br /><br />双管齐下之下,那些乡绅地主哪还有招架之力?<br /><br />他们争先恐后地将家中地契送至朝廷,换成了一张张象征财富的股票,满心以为抓住了通往富贵巅峰的钥匙。<br /><br />而这一切,不过是朱允熥棋局中的一步妙着罢了。<br /><br />为此,朱允熥以深谋远虑之心,贴心地为这些乡绅地主铺设了几条通往财富幻梦的路径。<br /><br />首先,他在《大明日报》之外,又接连创办了《大明经济报》和《大明证券报》。<br /><br />这两份新刊物如明灯般照亮市场迷雾,不仅为参与者指点股市风云变幻,更在潜移默化中向他们灌输经济与金融的知识。<br /><br />字里行间,既有对市场脉动的敏锐捕捉,也有对财富游戏规则的循循善诱,旨在让这些初涉资本之海的人们逐渐明白其中的门道。<br /><br />即便这门道背后,藏着他更大的算计。<br /><br />其次,为了让散布全国各地的地主乡绅都能投身这场财富盛宴,朱允熥独辟蹊径,开创了托管式购买与邮寄参与的巧妙方式。<br /><br />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乡绅,只需将手中的田契折价,换成银行开具的特殊存款凭证。<br /><br />这凭证看似寻常,却暗藏玄机。<br /><br />其中的银钱只能用于购股,绝不可提取现银,牢牢锁住了他们的选择。<br /><br />拿到凭证之时,他们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('\n\t便有资格与银行签订一份委托购股的协议。<br /><br />协议既定,大明银行便会联系金陵总部,代为操办购股事宜。<br /><br />待股票到手,纸质凭证便通过邮传部的驿道信件系统,辗转送至各地银行。<br /><br />委托人只需携协议书前往当地银行领取,便可将那张象征富贵的纸券握在手中。<br /><br />这一创举,恰如一座桥梁,跨越山川阻隔,满足了外地乡绅地主对金陵股市的渴求。<br /><br />他们无需亲赴金陵,无需在交易所门前苦苦排队,便能跻身这场资本狂欢。<br /><br />然而,这一切的代价,却是他们手中世代相传的田地悄然易主,尽数落入大明银行之手,也就是回到了朝廷的掌控之中。<br /><br />大明银行自是凭借内部渠道,以一级参与者的身份购入股票,效率远远超过市井散户。<br /><br />因此,那些未曾亲历交易所喧嚣、却早早献出田地的乡绅,反而得以较为从容地拿到股票,免去了挤破头的辛劳。<br /><br />不过,朱允熥深谙人心贪婪与耐性之微妙平衡。<br /><br />鉴于股市的火爆盛况,他故意放缓了购股的节奏,既是为让这些乡绅地主体会到股票的来之不易,也是为避免他们过于轻易得手而心生轻慢。<br /><br />往往是田契交出、协议签订之后,他们需耐心等待半年,甚至一两年,方能见到股票的影子。<br /><br />而一旦协议落笔,田地便即刻归于银行所有,再无反悔余地。<br /><br />只能等股票到手,再转卖给他人,换成银钱。<br /><br />银行仅承诺两年之内购得股票,至于究竟是几月还是逾年,则全凭天意,不予确凿担保。<br /><br />这种方式,若置于后世,只怕无人问津,谁会甘愿为一张遥遥无期的凭证赌上家财?<br /><br />可在这如火如荼的股市热潮中,却宛如后世房地产价格狂飙时,抢购一两年才能交付的期房一般,令人趋之若鹜。<br /><br />那些乡绅地主,望着节节攀升的股价,满心期盼着未来的暴利,竟丝毫不觉这样等待有什么问题。<br /><br />在他们眼中,这张迟来的股票不是风险,而是通往荣华富贵的通行证。<br /><br />而朱允熥,则在这场精心编织的棋局中,稳稳地收紧了手中掌控天下的缰绳。<br /><br />对于资本市场的暗流涌动与潜在风险,旁人或许懵懂无知,可朱允熥却心如明镜。<br /><br />然而,这有什么关系呢?<br /><br />资本市场的崛起与壮大,本就需要历经这样的阵痛与狂热。<br /><br />这是通往繁荣的必由之路,无可回避。<br /><br />更何况,眼下投身这场资本盛宴的,皆是有钱有势的富贾豪门。<br /><br />他们坐拥丰厚的家底,抗击风险的能力远超常人,足以在这场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。<br /><br />如今的大明,并未如后世那般开放借贷炒股的洪闸,更无融资融券的杠杆利刃。<br /><br />退一万步讲,即便日后市场风云突变,今日富贾豪商手中的股票价值如雪崩般缩水,蒸发十之七八,甚至十之八九,这些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('\n\t富人也不会因此沦为赤贫。<br /><br />毕竟,他们仍有那一分残余的资产牢牢在握,足以维系体面与生计。<br /><br />因为尽管未来股价会动荡,但今天的这些上市公司并无破产退市的致命危机。<br /><br />他们仍然会是赚钱的公司,只是现在股价炒得太高,要回归正常值而已。<br /><br />对此,朱允熥信心十足。<br /><br />有了这一分资产作为底线,富贾豪商的财富便不至于彻底化为乌有。<br /><br />既如此,这些富人便不会走投无路,更不会如食不果腹,命悬一线的穷汉那般,铤而走险,揭竿而起,动摇社稷根基。<br /><br />有了这条无形的护城河,朱允熥便可高枕无忧,放心大胆地在这片资本沃土上“挥镰收割”。<br /><br />股票是你心甘情愿买下的,交易是你自愿达成的,成败皆由你自己承担。<br /><br />愿赌服输,天经地义!<br /><br />况且,朱允熥从未存心欺瞒,他很诚实!<br /><br />若这些乡绅豪商有足够的远见与耐心,能熬过今后几年股市的惊涛骇浪,坚定不移地紧握手中股票而不抛售,拉长时光的轴线,他们终将迎来回报。<br /><br />这些公司的股价,未来一定会重新崛起,甚至超越今日的巅峰!<br /><br />原因无他,当下的大明,正站在工业革命的门槛上,蓄势待发,即将迈入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。<br /><br />对内,有朱允熥一手打造出来的科技领先优势!<br /><br />向外,有整个蓝星的无尽资源供其汲取,还有广袤的市场待其开拓。<br /><br />条件堪称得天独厚。<br /><br />而朱允熥精心挑选的这些公司,皆是为工业革命与经济繁荣铺路搭桥的基石,或本身便是这股洪流中的弄潮儿。<br /><br />更重要的是,它们皆由朝廷一手操办,根正苗红。<br /><br />这样的企业,注定财源滚滚,未来必将赚得盆满钵满。<br /><br />朱允熥绝不容许其中任何一家出现亏损,他会用种种手段,确保其屹立不倒。<br /><br />因此,若这些乡绅豪商能擦亮双眼,看透这层玄机,坚定不移地相信大明的锦绣前程,那么,后面的短暂震荡,不过是云烟过眼,无关大局。<br /><br />待风浪平息,他们的耐心与信念终将换来丰厚的果实,财富自会如潮水般涌回。<br /><br />这一切,皆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抉择。<br /><br />是短视抛售,还是长线坚守,成败尽在他们一念之间。<br /><br />朱允熥则只需静观其变,稳坐钓鱼台,手中棋局早已布好,只待这群逐利之人自行落子。<br /><br />……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