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过了下衙的时辰,千步廊左右,渐渐的,行走的官员少了。<br />\n礼部与之相反,依旧各个忙碌。<br />\n虽然,自打去岁皇上在朝会上点名了殿下的出身后,朝野上下都知道,这皇太子之位是定了的,但是,心知是心知,礼法是礼法。<br />\n所有人都认同的皇太子,与礼法、规制上确定了的皇太子,是需要一连串章程的。<br />\n章程中的每一步,都得谨慎、仔细,不能有任何纰漏。<br />\n高录珧近来眼睛不太舒服,外头天没有暗下来,他的案上就点了灯。<br />\n文书堆在手边,翻开一份,就着灯光,一点点看。<br />\n杜泓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子骨,点着高录珧道:“小小年纪,眼睛就不行了,你这个样子,等到了我这个岁数,睁眼瞎一个。”<br />\n高录珧抬起头来,哭笑不得。<br />\n他的年纪,在千步廊左右确实还算年轻,但要说小小年纪,那肯定得脸红。<br />\n也就是杜老大人能这么说他。<br />\n“忙过这一阵,也就好了。”高录珧道。<br />\n杜泓道:“事情永远忙不完,明日章程,我们都确定了几遍了,你今儿就收了吧。”<br />\n一旁,华宜淳也笑:“明日简单,基本没有我们礼部的事儿。”<br />\n“三天后就有了,”高录珧说完,摇着头道,“二位别嫌我一遍又一遍地推敲,实在是,不知道那位殿下会不会心血来潮,之前在江陵,起灵的仪程原也是定了又定,一条条安排好了的,殿下当场给改了。这次也得防他一手。”<br />\n杜泓哈哈大笑:“那位殿下若想改,你能拦得住?<br />\n先前,你们愁殿下冠礼要怎么弄个四不像出来的时候,我怎么与你们怎么说的?<br />\n不用愁,愁也没有用。<br />\n这天下的任何事儿,当下再是困难,过三个月再看,皆是船到桥头自然直,一切都有定数。<br />\n做好能做的准备,却不要陷在其中,一切交给时间。”<br />\n两位侍郎在杜泓麾下做了这么些年,太知道老大人的脾气了。<br />\n老大人说话,听着像甩手掌柜,但“做好能做的准备”,在他口中却不是虚话。<br />\n高录珧放下文书,吹了油灯。<br />\n杜大人说得是。<br />\n那位殿下想改,自个儿事前想得再多,都不见得有用。<br />\n与其一遍一遍想,干脆寻上门去,直接问殿下就是了。<br />\n嘴巴长在脸上,又不是光吃饭的。<br />\n霍以骁还在听金太师和赵太保说事。<br />\n他先前离京数月,朝中大事,基本心里有数,但如何看待、怎样应对,他得与老大人们探讨。<br />\n倒不是御书房里的那位把所有决定扔给了儿子,相反,很多事情,其实各个衙门早就有条不紊地推进下去了。 <br>\n\t\t\t', '\t')('\n霍以骁这儿,探讨便是学习。<br />\n赵太保听霍以骁说着,手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摸着胡子。<br />\n在一些事情的想法上,殿下的思路比皇上更激进些,倒不是对错,而是应对上,殿下会更直接。<br />\n这让赵太保觉得十分有趣。<br />\n尤其是,在他习惯了霍以骁的说法方式之后。<br />\n难怪皇上以前,回回被殿下气得头晕脑胀,确实是会让人有那么一下回不了神。<br />\n先前,兴许是殿下体谅他们这些老大人,说话收着劲儿,现在每日一块思考政务,殿下便随意许多。<br />\n说出口的话,赵太保粗听皱眉,再一想又很是想笑,笑完了仔细品一品,亦觉得十分在理。<br />\n听得多了,越发觉得趣味十足。<br />\n为官大半辈子,见识过朝堂上各种事情,早习惯了万变不离其宗的事儿,没想到,到了老年,还能有不一样的乐趣了。<br />\n金太师私底下亦啼笑皆非过,说来说去,是他们老了。<br />\n论冲劲儿,比不上年轻的殿下。<br />\n不过,这朝堂上却确实需要一些冲劲。<br />\n之前的几十年里,沈氏一点点壮大,并不是所有顺从沈氏的官员都是无能之辈,其中亦有很多想当好官、有能力当好官的,也不是所有顶住沈氏压力、不愿意与他们为伍的,就真的在为百姓做实事。<br />\n大伙儿都是紧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小心翼翼。<br />\n结党之事,不止是给阵营之外的人添堵,而是无时无刻不让想要做事的人束住了手脚。<br />\n不求有功、但求无过。<br />\n时间久了,心气散了,死气沉沉。<br />\n打破这个状况,就需要冲劲。<br />\n皇上行事求稳,不冒进,这是优点,但有时也是缺点。<br />\n他们当臣子的,有些话也不好劝,现在有殿下在,殿下能催着皇上果敢一把。<br />\n一如处置沈家一般,皇上与沈家原是僵持住了,殿下却从边上出了奇招,一下子打破了平衡,还占了上风。<br />\n僵持的关节被打开了,慢慢的,这水就能活起来了。<br />\n时辰差不多了,三人起身,准备各自回府。<br />\n听闻高录珧在外头候了一会儿了,霍以骁便先去找他。<br />\n高录珧开门见山:“之后的仪程,殿下已经过目了吧?若有想改动的地方,殿下赶紧与我提,也好让我们几个衙门都有个准备。”<br />\n霍以骁看向他,挑了挑眉。<br />\n看来,高大人被他之前在江陵的举动吓得不轻。<br />\n原也在礼部观过政,霍以骁也知道高大人的性情,想了想,道:“明日的,应是不改的。”<br />\n高录珧吸气:“那过几日的呢?” <br>\n\t\t\t', '\t')('\n“也许会改,”霍以骁道,“高大人过几日再来问问我?”<br />\n高录珧应也不是,不应也不是。<br />\n霍以骁乐着道:“与高大人说笑的,都不改,就照着礼部现在确定好的章程来。”<br />\n高录珧长松了一口气。<br />\n殿下虽然常有出格之举,但他应承下来的事儿,就不会诓人。<br />\n只要这位行事时肯照着来,平日说多少笑话都不打紧。<br />\n“高大人辛苦,”霍以骁道,“这些日子,让高大人操心了。”<br />\n高录珧忙道:“份内之事、份内之事。”<br />\n两人身后,金太师和赵太保慢悠悠走出来。<br />\n虽然听不到殿下与高录珧在说什么,但金太师扶着拐杖,笑着看了两眼。<br />\n他们这些老头,趁着还有力气,把能教的都教给殿下。<br />\n他也能安安心心、卸下重担。<br />\n将来啊,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了。 <br>\n\t\t\t', '\t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