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9章 曹司徒,还真是个仗义人呐!
('\n\t在场的人都清楚,<br /><br />青州刺史自从被黄巾杀死后,就被袁谭和田楷所霸占着。<br /><br />再随着袁谭击败田楷,现在整个青州,基本就是袁谭的地盘了。<br /><br />正因此,青州现在并没有朝廷任命的正式管理者,名义上算是一块无主之地。<br /><br />曹操让刘备去当青州牧,就是想破坏刘备与袁绍暗中的同盟关系,令刘备再无退路。<br /><br />但刘关张三人,却并不觉得得罪袁绍是什么大事,毕竟当初跟袁绍暗中结盟,也不见他对自己有什么实质性的支持。<br /><br />刘备听到这儿,心中的忧虑减轻了几分,轻轻舒了一口气。<br /><br />关羽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欣喜之色。<br /><br />张飞稍作思索,也觉得这未必不是一个转机,当即嘿嘿一笑,对关羽轻声说道:“曹司徒,还真是个仗义人呐!”<br /><br />张飞那嗓门儿,轻声说话就跟普通人扯着嗓子说话一样。<br /><br />大帐里所有人都听到了他对关羽说的话,随即忍不住响起了笑声。<br /><br />徐州虽然丢了,但刘备也不是太心痛。<br /><br />毕竟徐州世家大族众多,各方势力盘根错节,管理起来极为棘手。<br /><br />反而青州因为早些年的黄巾肆虐,以及后面田楷、袁谭的乱战,让青州本地绝大部分的士族、豪绅死的死,跑的跑,管理起来自然就没那么难了。<br /><br />而且,当初刘备在青州刺史田楷麾下待过一段时间,对青州也算是比较熟悉。<br /><br />最后,徐州是刘备自己给弄丢的,自吕布夺取徐州大部分地区后,刘备这个徐州刺史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。<br /><br />曹操若想强收回徐州,刘备确实也没办法没道理去阻止,毕竟朝廷没有追究他的责任,已然是格外开恩了。<br /><br />只是刘备没想到,自己讨伐袁术大败而归,曹操却依然上表天子,举荐他为青州牧。<br /><br />这份恩情,很难不让刘备对曹操心生好感。<br /><br />关羽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喜色,他见刘备还在发愣,于是忍不住用手指轻轻戳了戳刘备的腰,小声说道:“大哥,快谢恩啊!”<br /><br />刘备被关羽戳了一下,听到他的话后这才反应过来,连忙拱手弯腰行礼道:“刘备,谢过陛下、谢过司徒恩典!”<br /><br />曹操对刘备点点头,说道:“刘青州是继续随军与我们一起讨伐袁术,还是前往许昌拜谢天子,正式上任青州牧?”<br /><br />刘备沉思片刻,随即躬身一揖:“备,愿追随司徒,继续讨伐伪帝袁术!”<br /><br />“好!不愧是刘玄德,忠义果勇!”曹操对刘备的选择,显然很是满意。<br /><br />随后,他对刘备说道:“那玄德你便暂时归入后将军麾下,听从他的指挥,如何?”<br /><br />刘备能战之军不足两千,根本无力独自作战,因此对曹操的安排也并无异议。<br /><br />而且曹彦刚刚释放的善意,他也明确接收到了,于是很干脆的接受道:“刘备,愿听从后将军指挥!”<br /><br />曹彦露出了一个温润的笑容,说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('\n\t道:“如此,还请玄德兄多多指教。”<br /><br />曹彦这两年在战场上打了那么多经典胜仗,刘备怎敢指教曹彦?<br /><br />他连忙行礼,道:“是备跟着后将军学习,万不敢当指教二字。”<br /><br />两人你来我往,一番商业互吹后,成功又把好感度刷到了45%。<br /><br />“老刘啊老刘,你终究逃不过我曹彦的手掌心!”曹彦心中暗道。<br /><br />……<br /><br />与此同时,<br /><br />卫臻从复阳县回到了陈留郡。<br /><br />而马均则留在了复阳县,担任县令兼复阳工坊长史。<br /><br />卫臻刚回来不久,便收到几名下属的请求,竟是还要招人。<br /><br />要知道,如今陈留工坊已有足足六千人,这人数都超过许多县城的守军了!<br /><br />面对卫臻的惊讶,下属郑临苦笑着解释道:“实在是没办法啊!后将军想法实在是太多了,每一个成熟或者不太成熟的想法,都需要人手去实施和验证。<br /><br />而且,每一个成功的想法转化为实物后,又得抽调人手专门去制作。<br /><br />再加上复阳县那边今天抽走一百人,明天抽走两百人……<br /><br />我们这儿如今只剩下四千余人,实在是不够用啊!”<br /><br />郑临的话让卫臻陷入了沉思,他心中不禁想道:“没想到我麾下竟然已经有六千多人了?!这算不算是另一个战场的大军?!”<br /><br />随后,卫臻又忍不住感慨道:“有时候真想看看后将军的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……为何他总能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!”<br /><br />“长史……长史?”郑临见卫臻出神,小心翼翼地唤道。<br /><br />卫臻这才回过神来,对郑临说道:“既然缺人,那就再招人吧,把人数补充到六千,我会将相关情况上报给后将军。”<br /><br />郑临闻言,顿时面露欢喜之色,应道:“好嘞!俺们这就去办!”<br /><br />工匠队伍日益庞大,可卫臻却有些高兴不起来。<br /><br />他的心中还是向往庙堂或者战场的,现在被曹彦安排在后勤工作,多少有些壮志难酬的感觉。<br /><br />卫臻的叹息,恰好被匆匆赶来的韩浩听到了。<br /><br />韩浩是夏侯惇的部下,官职为典农校尉,负责东郡所有军屯民屯相关的事宜。<br /><br />他此番前来,是为了向工坊催要之前定好的曲辕犁、锄头、镰刀等农具。<br /><br />眼看已经到了九月,秋收马上就要开始了。<br /><br />今年东郡又开垦了十几万倾的田地,各处都急需农具。<br /><br />“长史为何如此叹息?”韩浩显然看穿了卫臻的心思。<br /><br />他来到卫臻身前,拱手行了一礼后,说道:“工坊研制和改良工具,极大地提升了农业和生产效率,大大增加了各地赋税。<br /><br />风力水车和即将问世的龙骨水车,必将造福无数百姓,青史留名!<br /><br />即便初略估计,工坊每年都可以为官府带来几千万钱的收入!<br /><br />它所创造的价值不可估量,后将军将它托付于您,那是将您真正的当做了心腹啊。”<br /><br />卫臻当然知道这个道理,只是他更希望能实现父亲的遗愿,成为朝廷命官。<br /><br />不过他也相信,只要自己继续做好当前工作,曹彦、曹操是肯定不会把他忘了的。<br /><br />想通了这点后,卫臻心中轻松了许多,他笑着问道:“元嗣此番前来,莫不是又来催促我尽快交付农具?”<br /><br />“哈哈哈!卫长史既然知晓我的来意,还请尽快交付农具。”韩浩说道。<br /><br />“不瞒你说,陈留工匠被抽调走了两千人,人手实在太缺。不过我们会加快招募速度,你们再耐心等等。”卫臻回应道。<br /><br />“等不及了啊!这已经九月了,再有一个月就要秋收了!”韩浩焦急地说道。<br /><br />“那能有什么办法,谁让你们今年开垦了这么多田地?”卫臻双手一摊,无奈地问道。<br /><br />“我也没办法呀,今日东郡新增的人口实在太多了,只能不断开垦新地。”<br /><br />“你这话要是被其他诸侯听去,怕是要忍不住来打劫东郡了!”<br /><br />“那可太好了!咱夏侯太守天天站在城墙上东张西望,恐怕早就巴不得有人送上来门让他过过手瘾了!”<br /><br />“……”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