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 朱元璋:咱痛失诤臣,将黄爱卿厚葬吧
('\n\t其实就算徐太医没有说出来,大多数人也都猜到他想说的是什么。<br /><br />儒学!!<br /><br />为什么魏武和朱标都不让徐太医继续说下去。<br /><br />因为儒学是当世显学,抨击儒学其中的因果太大,徐太医扛不住的。<br /><br />得亏他们阻拦,徐太医没有直接说出来。<br /><br />否则必定要遭受天下文人口诛笔伐,甚至会有人做出过激的行为。<br /><br />笔,可是比刀还要锋利的凶器,人心更是天下最狠毒的东西。<br /><br />其实魏武心里也很意外,徐太医可不是蠢人,他很清楚这件事的利弊。<br /><br />然而明知后果他还选择搞这么大,甚至准备亲口说出来。<br /><br />如果只是为了帮自己,没必要做到这个地步,想必徐太医也有自己的心思。<br /><br />不过这不重要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,魏武不会去过问。<br /><br />经过徐太医这么一闹,如今大局已定,要不了多久舆论就会彻底翻转。<br /><br />那些想用卑鄙手段毁掉他的人,计划已经彻底落空了。<br /><br />这些人显然不会放弃,肯定还会再想其他的方法,不过魏武不会给他们机会。<br /><br />江南吕氏,纸条,黄朗,学子,刘三吾,这些加在一起。<br /><br />魏武心中已经认定,背后搞出这些事的就是曲阜孔家。<br /><br />说实话,他是真没想到孔家居然会将目光锁定在自己身上。<br /><br />难道就因为自己破坏了他们的计划?<br /><br />虽然正史确实是按照他们的设想发展,可实际上这种计划的成功率并不高。<br /><br />只能说孔家的运气不错,机缘巧合之下真让他们做到了一半。<br /><br />因为朱允炆上位没多久,就被朱棣拉下去了。<br /><br />这种可行性不高的计划就算被破坏,也不至于冒着风险找自己麻烦吧!<br /><br />还是说,真就像徐太医说的那样,孔家害怕自己的科学取代儒学?<br /><br />凭良心说,已知信息有限,魏武是真的猜不出来孔家为何会找他的麻烦。<br /><br />不过既然猜不出来,他也懒得费脑筋,反正马上就要对他们下刀子了。<br /><br />老话说的好,无法解决麻烦,就解决制造麻烦的人。<br /><br />就在魏武沉心静思之时,一直没说话的朱元璋终于开口了。<br /><br />“是咱太仁慈了吗?在这京城之中,咱的眼皮子底下,居然有人敢蛊惑百姓闹事!”<br /><br />“真当咱的刀不利是吧!锦衣卫何在!”<br /><br />朱元璋刚说完,几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就走了出来。<br /><br />“将刘三吾押入诏狱严加审问,咱要知道背后到底是谁指使他做这些事,还有!”<br /><br />“所有怂恿百姓闹事的学子全部抓捕,既然你们不愿好好念书,那就等下辈子!”<br /><br />听到朱元璋这番话,年轻的学子们全都吓傻了。<br /><br />毫无人生阅历的他们,只想着法不责众,根本就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个结果。<br /><br />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,打死他们也不会参与这件事。<br /><br />只可惜这世界就是这样,有钱难买早知道,如今他们只能自食恶果。<br /><br />眼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('\n\t看着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朝着自己走来,多数学子吓的瘫软在地。<br /><br />还有一少部分学子面如死灰,瘫坐在地的同时裤裆也湿了。<br /><br />绝望,不甘,懊悔等情绪在他们心中盘旋。<br /><br />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身为太子的朱标却突然开口。<br /><br />“父皇,据儿臣了解,这次的事情是由那个叫姚谦的学子在国子监牵头才发生。”<br /><br />“其他的学子年轻无知,只是被他们蛊惑罢了,儿臣以为只诛首恶,于者适当惩罚即可。”<br /><br />听到朱标说的话,在场的这些学子立刻就看到了活着的希望。<br /><br />一个个双眼希冀的看着朱标,就跟看到在世活佛似的。<br /><br />看到这一幕,魏武心中暗笑不已。<br /><br />这一出双簧演得好啊!<br /><br />果不其然,听到朱标的提议,朱元璋当场就冷着脸拒绝。<br /><br />但朱标却依旧坚持,直到两父子差点当着所有人的面吵起来。<br /><br />最终朱元璋还是妥协了,只是将国子监那些擅自离开学堂的学子治罪。<br /><br />其他外界学堂的学子们,受到的惩罚只是打几板子就行。<br /><br />其实原本他们就只会受到这些惩罚,如今却还要对朱标感恩戴德。<br /><br />至于国子监的那些学子,在魏武看来,他们的下场早就注定了。<br /><br />谁求情都没用,而且只要是聪明人就不会为他们求情。<br /><br />因为这些人的性质不同,国子监可是国办大学,培养官员的重要温床。<br /><br />这些学子身为监生却带头闹事,而且后面明显还有推手。<br /><br />这种情况下,老朱肯定不会留他们,借着这次机会正好清理掉一批。<br /><br />剩下的那些大概率不会有问题,将来可以视个人才学继续加大培养力度。<br /><br />就在魏武以为这件事已经结束,不会再有变化之时。<br /><br />一个锦衣卫从人群外冲进来,跪倒在朱元璋身前。<br /><br />“启禀陛下,黄朗黄御史在家中上吊自缢,气绝身亡之前他曾有留下数句遗言。”<br /><br />“说长乐伯创办科技院为国为民,自己却是非不分险些误国,有愧于陛下的信任。”<br /><br />“且无颜面对长乐伯,只有一死以谢天下,才能让自己心中好过一些!”<br /><br />无颜面对我,一死以谢天下让心中好过?<br /><br />这还是我知道的那个黄朗吗?他能说出这种话来?<br /><br />听到锦衣卫这番话,魏武简直三观都要被颠覆了。<br /><br />不过仔细一想,不出意外黄朗这件事应该是被人‘润色’过了。<br /><br />至于是谁,魏武的目光立刻就看向老朱所在的位置。<br /><br />直到看见老朱眼中满是痛心和遗憾,他就知道自己没猜错。<br /><br />随后就见朱元璋缓缓闭上双眼,再次睁开之时竟是眼眶都红了。<br /><br />“黄爱卿怎可如此不智,我大明痛失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诤臣,咱痛心不已啊!”<br /><br />“罢了罢了,命人将黄爱卿厚葬吧!咱现在心情不好,起驾回宫,长乐伯随行。”<br /><br />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,强闯伯爵府事件也算是彻底解决。<br /><br />参与此事的学子们被侍卫带走该受罚的受罚,百姓也都各自散去。<br /><br />相信要不了多久,关于魏武的那些舆论就会反转。<br /><br />人群散去后,魏武跟家人交代了几句,就跟着朱元璋一起来到奉先殿。<br /><br />进入宫殿,魏武正想询问关于黄朗的事情,结果朱元璋倒是先开口了。<br /><br />“你是想问黄朗的事情对吧!”<br /><br />“嗯,那个家伙可不会说这种遗言,朱老伯,您这编的也太离谱了吧!”<br /><br />“你以为我想?”<br /><br />朱元璋没好气的回了一句,随后拿出一个信封丢给魏武。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