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1章 蜀中投降的百官能杀,那投降的皇帝,也一样能杀!
('\n\t“我了个乖乖。”<br /><br />“文鸯还真够虎的,陛下您看到没,若非刘禅躲的快,他那第一枪都已经将其斩于马下了。”<br /><br />“天子归降,结果却被屠戮。”<br /><br />“若这种事真的发生,那可比单纯的杀降要严重的多。”<br /><br />张良擦了擦脑门上渗出的冷汗。<br /><br />虽然说此番之战就是为了复仇,为了九泉之下的焦伯。<br /><br />但若是在正面战场上也就罢了,在人家归降的时候,直接突袭斩杀归降的国君。<br /><br />他甚至都有些不敢想,史官究竟会如何记载这一段。<br /><br />“有什么好担心的?”<br /><br />“他既然选择了投降,那便已不是天子了。”<br /><br />“既然不是天子,那与百官,与百姓有何区别?没杀也无所谓,若是杀了,那也便杀了。”<br /><br />“他这样的子孙,乃公还真瞧不上!”<br /><br />刘邦没好气的道。<br /><br />投降就不能杀了?<br /><br />蜀中投降的百官能杀,那投降的皇帝,也一样能杀!<br /><br />“很难想象,天幕外的人对这一战究竟会是怎样的评价。”<br /><br />看着京师城外发生的这一幕,张良很难评价。<br /><br />虽然心中也同样希望看到这样的场面,也同样想要替焦伯讨个公道。<br /><br />可他却不知这么做是对是错。<br /><br />多年以来所学的礼节告诉他,这么做是不对的。<br /><br />然而现实却是,若是不这么做,那蜀中的这些官员,甚至包括黄皓,都未必能够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。<br /><br />礼不下庶民,刑不上大夫。<br /><br />国家兴亡只与国君有关,只与百姓有关,只与底层将士有关。<br /><br />对于他们这些士大夫而言,战败甚至亡国都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。<br /><br />想要讨回公道,就只有将他们一视同仁,公平的给予每一个人屠杀。<br /><br />“乃公才不管他们如何评价,重要的是,子房,看到了吗?”<br /><br />“这些官员之前的嘴脸,以及现在的嘴脸。”<br /><br />“先前在出城投降之时,他们脸上也多为满不在意,甚至有些人还有所期待。”<br /><br />“他们在期待什么?岂不就是在期待来大魏做官么?”<br /><br />“投降,亡国,对于他们压根就算不得半分惩罚,他们绝大部分人也都不在意这件事。”<br /><br />“所以外人如何评价,乃公不管,乃公首要的,是让自己心里痛快了!”<br /><br />他刘邦从不是在意他人目光的人。<br /><br />哪怕想要三造大汉,为的也不过是自己心中的执念,而非他人的崇拜。<br /><br />如今也是一样。<br /><br />他想杀人,为的是让自己心念通达,为此,他也不会在意其他任何人的看法。<br /><br />……<br /><br />“啧啧啧,下手真狠!”<br /><br />“先前咱还觉得,高祖这是心疼自己的后世子孙,这才想要为大汉续命。”<br /><br />“却是没想到,真正撕破脸,他杀起子孙来,还真丝毫都不带留情的!”<br /><br />看着天幕上的画面,老朱不由得啧了两声。<br /><br />不得不承认,看着属实是解气!<br /><br />就该如此!<br /><br />“好像朕之前也的确看错他了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('\n\t,他在乎的不是亲情,也非是天幕之外千百世的虚名。”<br /><br />“他好像真的就是,单纯的想任性一次,想那么做,所以便那么做了。”<br /><br />见刘邦对投降之臣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,李二确定了一件事。<br /><br />他在乎的,不是什么万世虚名。<br /><br />想来也是,能往儒士帽子里撒尿的,那就不可能是个在意名声的主!<br /><br />既然不是为了名声,对刘禅又没有留情,自然也不会是为了亲情。<br /><br />那就只能是任性。<br /><br />为了让自己想做,而去做的任性。<br /><br />“还真是有够任性的,不过反而这样的高祖更真实了。”<br /><br />“虽然最后三造大汉这件事还是给搞砸了,但在搞砸之后,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平推自己留下的烂摊子,倒是也不算太差。”<br /><br />“至少,那堪称耻辱的盟约也终究未曾签订,不是么?”<br /><br />赵匡胤点点头道。<br /><br />他从前一直觉得,古之明君都是如记载那般的圣人。<br /><br />尤其是汉太祖高皇帝,那就得是完美无缺,算无遗策,同时又极其得民心的一个人!<br /><br />而在这一场挑战中,的确是让他认识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刘邦。<br /><br />任性,肆意妄为,却又能力强悍。<br /><br />能闯祸,能出错,却也永远都能将自己犯的错给收回来。<br /><br />这才是真正的刘邦!<br /><br />在无数人的讨论之中,大汉被彻底平推。<br /><br />这过程当中最大的阻碍,反倒是姜维冤死监牢之前布置的各方防线。<br /><br />他用的是最为节约兵力的布置,将防线收缩到了极致,几乎能够保证,任何一方收到攻势,都有至少两方兵马能够同时派遣增援。<br /><br />也正是因为这一道道的布置,不管是陈泰还是文钦,都花了整整十天的时间,才来到京师之外。<br /><br />“陛下,老臣真的已经尽力了,只是那姜维布置的防守着实精妙,若非文将军到来,我们两方兵马同时发动进攻,恐怕现在都未必能够赶到。”<br /><br />虽然承认敌军的无能就是承认自己的无能。<br /><br />但对于姜维,陈泰也依旧选择了如实相告。<br /><br />没有往自己脸上贴金,也没有给姜维脸上抹黑。<br /><br />“哦?文将军,是这样吗?”<br /><br />“怎么朕与文鸯突破虎牢之时,并没有感觉有多困难啊?”<br /><br />刘邦看向另一边同样请罪的文钦。<br /><br />“虎牢关隘坚固,反而成了敌将姜维布置的守备力量最薄弱的地方,仅需据城而守,没有其他更多精妙的布置。”<br /><br />“相反,因知晓京师乃四战之地,易攻难守,因此敌将刻意为这京师布置了守军。”<br /><br />“末将也不是什么长他人志气的性子,只是姜维这个人,能力的确出众!”<br /><br />“蜀中曾有传闻,他是大汉诸葛丞相的传人,若是他的话,或许还真有这个资格!”<br /><br />文钦也同样是老老实实的答道。<br /><br />“如若要老臣说的话,他不想是诸葛丞相的传人,而像是整个大汉最后一位有骨气,有匡扶汉室之心的将军。”<br /><br />“诸葛丞相人力难以胜天,最终无奈魂归五丈原。”<br /><br />“而姜维,他更像是老天安排给蜀汉最后体面的退场。”<br /><br />“此人,能力当真是不差,唯一可惜的是,死在了他们自己人的内斗之中。”<br /><br />两人你一言,我一语,险些都将姜维给捧到天上去了。<br /><br />“姜维,真有那么神?”<br /><br />刘邦眨了眨眼。<br /><br />“算不上很神,但能力是有的,而且很厉害。”<br /><br />在此前陈泰便与姜维交过手,还不止一次,他有更大的发言权。<br /><br />“朕喜欢这位末路英雄,想为他追封名号,依你们看来,该给他封个什么样的名号?”<br /><br />刘邦顺势问道。<br /><br />“若真的要封,名号陛下可自己决定,但若是想要他在九泉之下心甘情愿的接受,那恐怕就只能是……汉将军!”<br /><br />“他是真正的大汉将军,也可能是大汉的最后一位将军!”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