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\n\t陶朱公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,他看着手里的账本。<br /><br />“顺记……好大的胆子啊!”<br /><br />陶朱公的速度很快。<br /><br />从宫里出来后,就让人把京城博古斋的账本弄过来了。<br /><br />看了一夜之后,陶朱公确定了,那批琉璃还真是从正规渠道来的。<br /><br />从岭南顺记商行进的货,从南往北走的水路。<br /><br />中间停靠了一次扬州,然后就是继续北上到的京城。<br /><br />那一批货不止是有琉璃,还有一些珍珠饰品,番邦精巧的玩意儿……<br /><br />不过,其他东西的价格都很平稳,唯独琉璃的价格……让人不可思议。<br /><br />陶朱公看着账本上琉璃的进货价,陷入了思考。<br /><br />就之前叶辞书手里的拿的那串金琉璃……进货价只有二两半。<br /><br />卖了五两,已经是翻倍的毛利了。<br /><br />琉璃的价格怎么会被打成这样的……<br /><br />“公爷,小的查过了,这批货是博古斋年前从岭南进的最后一批货。<br /><br />也是在顺记商行的那条大海船出事之前进的货。”下属小声汇报。<br /><br />陶朱公点点头,手指在账本上敲了敲。<br /><br />“顺记在京城可有管事的在?”陶朱公问道。<br /><br />“之前有!在顺记海船出事之后那个管事的就回岭南了。<br /><br />听说是顺记的家主召回去的。<br /><br />顺记在京城的那个落脚点也转让给储记了。”下属立刻说道。<br /><br />陶朱公没有再说话,只是把博古斋的账本又翻了一遍。<br /><br />现在看来,琉璃的价格的确和顺记有关。<br /><br />“公爷,还有一件事要和您回禀一下。”属下突然开口。<br /><br />“说!”陶朱公抬眼看了下属下。<br /><br />“小的听博古斋的东家说了,岭南八大商行对于番邦物品的采购方式和以前有了一定的改变。<br /><br />以前您在的时候,是在年底的时候,海贸署给出下一年的采购额度。<br /><br />然后以抽签的方式分给八大商行。<br /><br />但最近几年来,海贸署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。<br /><br />虽然还是采用抽签的方式,但是却不像是以前那种所有物品打包在一起分配额度。<br /><br />而是单一物品抽签。<br /><br />就是,商行一年专一采购一种商品。<br /><br />海贸署那边给出的说法是,这样采购的话,量大,也方便,商行的人不用为了其他的货物再耽误时间。<br /><br />但往外面卖的货物却可以随意,不受限制。<br /><br />从根本上来说,节省了商行的成本。<br /><br />但是因为采购的物品总量没变,海贸署收取的税赋并没有减少,但商行付出的成本却少了不少。”下属认真说道。<br /><br />“这事情……八大商行的人也同意?”陶朱公问道。<br /><br />下属立刻点头。<br /><br />“他们都同意的,要不然海贸署也不敢变动方式。<br /><br />哦,这还是储记商行的家主提出来的。”<br /><br />陶朱公没有说话。<br /><br />当初他提出用抽签的方式来分配额度,那也是为了平衡八大商行之间的利益。<br /><br />多种商品一起采购,总有一些商品的利润不够高。<br /><br />这样有高利润物品来平衡一下,大家基本上都不会亏。<br /><br />不过,既然是他们都同意的,那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……<br /><br />难道说……顺记是因为在琉璃上没赚到想象里的利润,才私自多采购了琉璃,想多卖一点的?<br /><br />不对!顺记的家主也是做了多年生意的老江湖了,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呢!<br /><br />这么蠢的错误,他不会犯!<br /><br />“让顺记的家主来京城见我!以最快的速度来!<br /><br />另外,让他把顺记这三年来所有的关于海贸的账本都给我送来。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