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遵从内心
('\n\t沈舟下车,抬头一看,火光中能看到不少身影正在排着队。<br /><br />周围很安静,能清楚听到夜间蚊虫鸣叫的窸窣声。<br /><br />“少爷,给。”<br /><br />吕长青把手里的考篮递过去。<br /><br />沈舟接过,大概推测了下出来的时辰,吩咐吕长青,“提前半个时辰出门就行。”<br /><br />“好。”<br /><br />吕长青目送沈舟过去,才转身上车。<br /><br />队伍是按照会试的名次来排的,沈舟也不用想自己要排在哪里,一路往前走。<br /><br />路过了那些特意留出来填补的空位,走到前头站定。<br /><br />身后传来细碎说话的声音,沈舟没理会,垂眸安静地等着入场。<br /><br />没过多久,沈舟隐隐听到有人提到会元两个词,里面还掺杂着郑誉的声音。<br /><br />他照样没动静,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。<br /><br />随着时间过去,后面的声音也慢慢消失。<br /><br />沈舟抬头看去,前面有个身影正向这边走来。<br /><br />礼部侍郎严归毅脚步匆匆,来到众位贡士面前。<br /><br />他看了一眼队伍,让人核对人数。<br /><br />核对人数期间,他的视线在沈舟身上多看了眼,随即开口介绍自己。<br /><br />等众位贡士拱手行礼后,他继续道:“一会你们随本官进去,路上切勿多言,须得保持安静。”<br /><br />“是。”<br /><br />这些宫中礼仪,他们前几日便学过了,免得到时礼仪出错,在人前冒失。<br /><br />不仅丢自己脸,还丢座师房师的脸。<br /><br />眼看人数核对完毕,严归毅按照流程,大概说了一遍随他进宫之后需要注意的事项,便让众人随他入宫准备。<br /><br />众人穿过千步廊,在承天门前停下脚步,准备接受门前值守的金吾卫例行搜查。<br /><br />参加殿试的人数并不一定和会试榜单上的人数对得上。<br /><br />也有那些往年参加了会试,因为种种原因,没有参加殿试的贡士。<br /><br />所以这次的人数比榜单上的人数还要多十几人。<br /><br />搜查起来,便也多花了些时间。<br /><br />天边开始泛白。<br /><br />众人接受完搜查,继续跟在严归毅后面,穿过承天门,又穿过端门,然后在午门前再次停下。<br /><br />天边红光遍布,太阳要出来了。<br /><br />众人按照会试名次的单双数,分为两列。<br /><br />单数走东侧左掖门,双数走西侧的右掖门。<br /><br />沈舟按照指示,抬步往前走,穿过午门,走过金水桥,映入眼帘的,便是奉天门。<br /><br />此时的朱漆宫门还紧闭着,未到时辰,不予开门。<br /><br />众人在门前的空地上静候。<br /><br />随着朝阳升起,红光洒在众人身上,四周响起奏乐声。<br /><br />宫门也缓缓开启。<br /><br />沈舟抬眼看去,宏伟壮观的宫殿映入眼中,心脏咚的一下,受到了震撼。<br /><br />一股威严古朴森然的气息扑面而来,沈舟在那一刻,明白了为何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,想要涌入这里。<br /><br />这是靠近权力的中心,也是权力的起步。<br /><br />沈舟抬起脸,看向那轮红日。<br /><br />朝阳意味着希望与光明。<br /><br />希望他的前途,也能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('\n\t一片光明。<br /><br />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,众人来到奉天殿丹陛前的广场站定。<br /><br />上面站着的,是以阁臣为首的读卷官和受卷官,还有其他官员执事。<br /><br />众位学子按照礼仪,给上面的官员们拱手行礼。<br /><br />紧接着,便是静候皇上到来。<br /><br />“皇上到!”<br /><br />赵骜在众人的等待中,伴随着奏乐缓缓走来。<br /><br />他身姿挺拔,面容冷峻,姿态随意,却也透着一抹威严。<br /><br />赵骜眼睛微眯,目光在一众学子身上扫过。<br /><br />期间视线在几人身上停留,他若有所思地收回目光,转身进了大殿。<br /><br />众位官员和贡士们跟在后面,也进入大殿跪拜行五拜三叩礼。<br /><br />赵骜手一挥,让众人起来。<br /><br />随即话也不多说,让首辅张文瑜开始。<br /><br />张文瑜点头应了声,拿出圣旨开始宣读。<br /><br />此次殿试的策问题,便在圣旨里面。<br /><br />众位贡士从皇上到来后,一直没有抬过头。<br /><br />这会自是提起十二分精神,认真听着,就怕漏听了什么。<br /><br />圣旨里面,前面都是一些场面话,赞扬皇上功绩和提出前因的,后面的才是问题。<br /><br />策题长达二三百字,多的能有五六百字。<br /><br />沈舟一边听,一边思考。<br /><br />等到首辅张文瑜说完,他也把这道策问题的重点截取了出来。<br /><br />【......礼所以辨上下,法所以定民志。三王之时,制度大备......】<br /><br />这是问礼和法的。<br /><br />礼用来辨别上下,法用来安定民心。<br /><br />三王时代,制度完善,上到朝廷,下到百姓,恭敬有礼,和乐融融。<br /><br />然而到了后世,逐渐衰弱。<br /><br />礼不礼,法不法。<br /><br />就像策题里说的,【庶人处侯宅,诸侯乘牛车,贫以不足而废礼,富以有余而僭上。】<br /><br />这是个好问题。<br /><br />沈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意有所指。<br /><br />但他已经想好,下笔时不再收敛。<br /><br />那日酒醉之后,他便想明白了。<br /><br />不管他锋芒毕露,还是有所收敛,他的卷子怕是有很大几率到不了皇上面前。<br /><br />然而他在赌,赌自己这个五元的身份对皇上还有点吸引力。<br /><br />如果卷子到了皇上面前,那他这卷子定然是要按照皇上的喜好来写的。<br /><br />不过沈舟也知道,皇上的喜好不好猜。<br /><br />好在真诚便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大武器。<br /><br />他决定遵从内心。<br /><br />圣旨宣读完毕,众位贡士起身。<br /><br />沈舟名次是单数,往东侧走去。<br /><br />双数则是在西侧。<br /><br />两侧都摆放好了桌子。<br /><br />沈舟就近选了个位子站好。<br /><br />他把考篮里的毛笔,镇纸砚台等东西拿出来,然后把考篮放置桌子一角,开始倒水磨墨。<br /><br />随后,答题卷和策题一一分发下来。<br /><br />沈舟检查了一下,卷子里没有污字,错字,便放下心,拿起毛笔,先把自己的信息填了。<br /><br />他不慌不忙地放下笔,开始看题。<br /><br />以防自己有所听错,他看得认真。<br /><br />在有人已经开始动笔的情况下,他还看着考题一动不动。<br /><br />沈舟作为会试的第一名,又是五元连中,农门出身,受到的关注自然不低。<br /><br />不仅有多位考官视线落在他身上,皇上的目光,也在他身上有所逗留。<br /><br />然而这会谁先动笔,谁便先受到考官和皇上关注。<br /><br />落在沈舟身上的视线不过片刻,便转移到了别人身上。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