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8章 大大滴忠臣啊!
('\n\t他上次营州之行后,就没关注营州的事情,不知道现在的刺史是谁,稍后找秦玉打听一下。<br /><br />“那好,秦大人,帮我送送两位将军!”<br /><br />王守义的心情很好,自己的部下连续两次击溃契丹大军,擒杀双王,并且筑京观两次,契丹人现在根本不敢靠近幽州,还让他得到了方圆几百里的牧场,让他可以养马!<br /><br />他现在要再忍一忍,再等两年,他就会再多几千匹马,到时候直接南下擒龙!<br /><br />秦玉将李万年和王庭送到了府衙之外,王庭和读书人的秦玉关系一般,当然也是为了避嫌,不和秦玉说太多话。<br /><br />“秦大人,军中还有事,我就先走了!”<br /><br />“兵马使大人军务繁忙,请自便!<br /><br />看到王庭驾马离开之后,李万年也准备上马离开,但还是问道:“秦大人,不知道营州刺史现在是谁?”<br /><br />之前他知道营州管事的被调回了幽州,营州那边后续应该也安排了刺史!<br /><br />“王信!”<br /><br />“王信?”<br /><br />李万年并不知道这人是谁。<br /><br />“这人是节度使大人的亲侄子!而节度使大人无子!”<br /><br />秦玉只是说到这里,意思也不言而喻,那就是王信就相当于王守义的亲儿子。<br /><br />“明白,多谢大人指点!”<br /><br />李万年也感受到秦玉的好意,只是在王守义的高压之下,他们不能表现的过于亲热。<br /><br />“好了,回营吧!”<br /><br />秦玉也没有多说废话,转身回到了府衙。<br /><br />李万年则直接去了渤海公主大芳烟的临时住所。<br /><br />“公主殿下,好消息!”<br /><br />李万年笑着说道。<br /><br />“我要回去了吧?”<br /><br />大芳烟已经猜到了,公主殿下聪慧,没想到已经猜到了。<br /><br />大芳烟表情平淡:“虽然猜到了,但是没想到这个王守义的胆子很大,难道就不怕我回到渤海之后,父王就不用再顾忌了吗?”<br /><br />“所以,这王守义让我当了营州兵马使,虽然是个差遣官职,但一时半会是走不开的!“<br /><br />李万年知道,到了营州不会一帆风顺,虽然自己手上有兵马,但那个王信的手上定然也有兵马,而且收税的权力还在刺史手上,这样自己就很容易被牵制。<br /><br />“这王守义看来也不是很看重营州这座城了!”<br /><br />大方烟如此说道。<br /><br />“估计是,营州远离中原,人口稀少,一到冬天,天寒地冻的,生存是一个大的问题!”<br /><br />“虽然此地天寒地冻,但我渤海上京龙泉府依然有两万户人口,只要长期在此地生存,大部分会习惯的,只需要储备好过冬的粮食就够了!”<br /><br />大芳烟倒不觉得在冬天无法生存,只是肯定没南方人的日子好过。<br /><br />“是这个道理,三日之后我就要拔营了,到时候再来迎接公主!”<br /><br />嘴上说的正经,但是动作却不老实。<br /><br />半个时辰之后,<br /><br />“我要梳洗一下!”<br /><br />又过了半个时辰,李万年离开了公主府。<br /><br />他根本就不担心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('\n\t自己和公主的事情暴露,而且就算是被王守义知道了,对方还要帮着隐瞒,这就是有恃无恐的地方。<br /><br />回到了军营,祝英台就进入了中军大帐,耸了耸鼻子。<br /><br />“节度使大人找你做什么?”<br /><br />似乎是没有闻到异常的味道,所以心情也没那么的糟糕。<br /><br />“给我升官了,现在我是马军副厢主了!”<br /><br />“恭喜啊,这么快又升官了!”<br /><br />“先别着急恭喜,他的招式在后面呢!”<br /><br />“这节度使为难你了?”<br /><br />“他让我做了营州的兵马使,三日之后拔营前往营州,而且不可携带家属!”<br /><br />李万年说完,祝英台眉头微皱:“现在八大另外几百里都不见契丹大军,现在营州可是他们攻击的重点了,去那边驻守,压力很大!”<br /><br />“这就是问题,而且营州的刺史还是他亲侄子王信!”<br /><br />“这节度使没有儿子,王信就相当于他的亲儿子了,如果王守义还是生不出儿子,估计这王信就要过继给他了!”<br /><br />祝英台对王守义的情况很了解,毕竟朝廷当时派他们来幽州,就是想要牵制王守义,对王守义的情况做了全面的了解。<br /><br />“这是后事,王守义对我不信任,虽然派我到远离他的地方,可也一定会会让王信看住我,影响我实力的扩张,但对方要是出事了,王守义也会治我的罪!”<br /><br />李万年看到这背后的风险,也觉得头疼。<br /><br />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到了那边再研究对策,而且你手上有兵,还怕斗不过一个王信吗?”<br /><br />“你说的有道理,船到桥头自然直,到时候肯定有应对之法!”<br /><br />李万年心中也宽慰了一些。<br /><br />“另外,目前募兵已经基本结束,新兵募集也就一千八百人,实在是募集不到新兵了!<br /><br />听到祝英台这么说,李万年不意外:“我已经有所预料,所以才让那八百契丹兵加入我军,加起来,也算募兵两千六百人,我们的总人数也达到了七千之数!”<br /><br />李万年也觉得未来可期了。<br /><br />“铠甲的数量还是不够,上次击溃契丹兵也就缴获七百铠甲,所有甲胄加一起,也就两千七百副,这个比例还是少了一些,至少要超过三千五百副!”<br /><br />祝英台已经体会过披甲率高了之后士兵的战斗力,现在迫切的想得到更多的甲胄。<br /><br />“王李二村已经在制作了,同时也让顾家帮忙,只是新一批的铠甲做好,我们已经到了营州,不过好在可以帮着顾家打开通往渤海以及高丽的生意路线!”<br /><br />李万年如此说道。<br /><br />“他们不仅可以走陆路,还能走水路直达锦州,但锦州刺史目前处于半独立的状态,也不听王守义的调遣,更不听朝廷的调遣,和渤海国勾连不清!”<br /><br />“是吗?”<br /><br />李万年来了兴趣。<br /><br />“是的,这锦州刺史已经十六年没有变动了,他是李唐朝廷派驻的最后一位锦州刺史,名为李达,而那时候的王守义还不是幽州节度使呢!”<br /><br />“他这人如何?”<br /><br />李万年追问道。<br /><br />“为人死板,至今还沿用唐末帝的年号!”<br /><br />祝英台说完,李万年眼前一亮:“这位是大大的滴忠臣啊!”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