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\n\t“其实我没看出破绽。虽然是高仿,但确实已经做到了以假乱真。”<br /><br />吴夺顿了顿,“只是口沿内,没有丝毫配盖儿使用过的痕迹;但即便是真品道光官窑,当年也可能因为和既定的盖儿不合而弃用,从而流入民间,后续只要不再配盖儿,也可以这样。”<br /><br />“那,你怎么会如此笃定?”<br /><br />吴夺简单吐出俩字儿:“感觉。”<br /><br />“哈哈哈哈。”斐爷大笑,“你有没有感觉出,这是我做的东西呢?”<br /><br />“有,但这一点,就不敢随意说了。”<br /><br />“这是我三十多年前做的。”斐爷直接说明,“当年的画工稍弱,其实你也可以从画工上找出破绽,比如道光时期的蝈蝈,整体有一种羸弱感,而我当时心气高,气势画得有些强了。”<br /><br />“多谢斐爷指点!”吴夺拱拱手。<br /><br />斐爷见吴夺听到是他做的,却很淡然,而且罗宇泽也没什么特别的表情,心下了然,吴夺应该是猜测过可能是他做的,并且已经和罗宇泽交流过。<br /><br />只不过,斐爷觉得吴夺是猜,并不能完全笃定;实际上,吴夺却是早已完全确定的。<br /><br />“三十多年前做的东西,我手头还真没有了,不如留给我吧?”斐爷又仿若随意对吴夺说道。<br /><br />吴夺点点头,却又看了看罗宇泽。<br /><br />“噢!物主是小罗。”斐爷又看向罗宇泽,“花了多少钱?”<br /><br />“什么钱不钱的,我不是物主,您才是,物归原主嘛。”罗宇泽嘿嘿笑道。<br /><br />“这可不是物归原主,我当年做了,也是卖出去的。只不过没想到,居然兜兜转转又回了瓷都。”<br /><br />吴夺听斐爷说“兜兜转转”,便明白了,当年斐爷是卖到外地去的。<br /><br />“你们稍等。”斐爷接着便起了身,出了客厅。<br /><br />他回来的时候,手里拿着一个小锦盒,“不能白要,小罗我也回赠你一件。”<br /><br />“那怎么好意思?”罗宇泽连连摆手,眼睛却一直盯着小锦盒。<br /><br />斐爷笑了笑,打开了锦盒,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,放到了茶几上。<br /><br />这也是一件瓷制鼻烟壶。<br /><br />同样是粉彩。<br /><br />大小也差不多。<br /><br />画片不同,这只鼻烟壶的画片,是鱼戏莲叶。<br /><br />而且有盖儿,珊瑚的。<br /><br />还有底款,红彩篆书,道光年制。<br /><br />“我给你个真品道光官窑的鼻烟壶。”<br /><br />罗宇泽不由上手细瞧,瞧着瞧着就把玩起来。<br /><br />瓷器类的东西,大多不适合随手把玩;瓷制鼻烟壶,算是瓷器里最适合的。<br /><br />而且还能用。<br /><br />不放鼻烟可以放香料,比如沉香粉什么的,时不时拿出来开盖闻香,心旷神怡。<br /><br />“却之不恭啊!”罗宇泽最后也没过度推让。<br /><br />“喜欢就好。”斐爷收好“国泰民安”鼻烟壶,便指了指吴夺的东西,“这么大个儿,又是扁的,不是瓷器大盘,难不成是漆器?”<br /><br />“是一块玉璧。”吴夺说着,便将锦盒取出,放到了茶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('\n\t几上;打开之后,又小心取出了玉璧。<br /><br />斐爷见到这块玉璧,脸色又起了变化,而且比见到鼻烟壶的时候明显多了!<br /><br />同时,他立即做出了动作,准备上手。<br /><br />吴夺小心放好,“您慢慢看。”<br /><br />斐爷拿起玉璧,细细查看,越看似乎越激动,最后,眼睛里隐隐还有晶莹闪动。<br /><br />吴夺和罗宇泽不由对视一眼。<br /><br />老爷子有点儿不太对劲儿啊!<br /><br />“这块玉璧,虽然是齐家文化的底子,却是清代的高仿······”斐爷开口了,声音很沉很缓。<br /><br />吴夺着实吃了一惊,因为斐爷的专长毕竟是瓷器。<br /><br />而在玉器方面,不说比自己差,起码不会明显高出。自己看这块玉璧,还是带着疑惑“听”出来的,斐爷居然直接就给断了代!<br /><br />而且,只看了短短这么一会儿工夫。<br /><br />不对······<br /><br />“斐爷,难不成您以前见过这块玉璧啊?”吴夺轻声问道。<br /><br />“没有。”斐爷摇了摇头。<br /><br />吴夺一时不知道该说啥好了,斐爷却点了一支烟,“但我却很清楚。”<br /><br />“您知道来路?”吴夺心想,虽然那个摊主说了一些,但是和斐爷所知,不知能不能对得上。<br /><br />“不仅是知道!”斐爷把刚抽了两口的烟灭掉,又起了身,“等我给你拿件东西看。”<br /><br />斐爷拿回来的,是一张拓片。<br /><br />正是这块玉璧一面狩猎图的拓片!拓片上的圆形大小以及种种细节都完全吻合。<br /><br />这张拓片不算新了,起码不是一二十年之内拓的。<br /><br />难道那个摊主说谎?这东西原先是斐爷的?<br /><br />若是不正常的渠道丢失,那这里头还有很多事儿呢!<br /><br />吴夺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斐爷。<br /><br />斐爷则问道,“他告诉了你来路了么?”<br /><br />“告诉了。”<br /><br />“说说看。”<br /><br />吴夺便就尽量详细地介绍了一番。<br /><br />斐爷认真听完,“他应该没撒谎,几个关键点都能对上。”<br /><br />“看来,更早的来路,您也知道?”吴夺接口道。<br /><br />“这块玉璧,本来是家父收藏的东西,家父在民国时期,曾经是瓷都教育局的副局长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的成分不太好,上学和工作都受到影响,当了一名瓷器学徒······”<br /><br />斐爷说到这里摆摆手,又继续说道:<br /><br />“扯远了,还是说说这块玉璧。这块玉璧,是乾隆皇帝赏给唐英的,这个说法虽然不能完全确定,但我父亲当年得到的时候,确实是同时了解到这些内容。<br /><br />说这块玉璧在清晚期被唐英后人卖出,到了瓷都一个大茶商手里,在茶商家代代相传。<br /><br />到了民国初期呢,茶商家被抄了,一个军官又私藏了这块玉璧。<br /><br />而我父亲,则是在四十年代,从这个军官的儿子手中购得。这个军官当时已经战亡,他儿子又好赌,为还赌债将这块玉璧出手。好在他倒是还记得他爹曾经告诉过他的传承来路。”<br /><br />说到这里斐爷停了口,又点了一支烟。<br /><br />吴夺就此接了话,“我明白了,老太爷就是在解放瓷都期间没了这块玉璧。”<br /><br />“对。”斐爷也点点头,“解放瓷都之时,还没有我呢;而家父恰好在洪都,并不在瓷都;这块玉璧放在办公室,便让秘书取出了这块玉璧,也正好逃离瓷都、送到洪都。结果······”<br /><br />后面的事情吴夺就知道了,结果那个秘书逃跑途中摔死了,东西到了摊主爷爷手里。<br /><br />“还有块宋端一起的?”吴夺想起之后又问道。<br /><br />“不,那块宋端是局长之物,家父是副局长,当时正和局长还有局长秘书同在洪都,而家父的秘书还在瓷都,便让他一并取了送来。”<br /><br />斐爷说着又指了指那张拓片,“家父十分珍视这块玉璧,光是拓片就拓了好几张,当年去洪都还带了一张。”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yunmengshuge.cc 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