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那时京中刚生事端,没有人记得行宫里的他。<br />\n心腹护着他, 趁乱从行宫中逃了出去。<br />\n再晚一些应当就逃不出去。<br />\n但是即便从行宫中逃了出来, 但京中戒严, 他在京中东躲西藏了三四个月才脱生。<br />\n也正是这三五个月, 他经历了家中灭门, 也辗转打听母妃的下落,最后驻军入宫时, 大肆奸.淫掳掠,宫中不少宫女和后妃都受辱。<br />\n他不知晓母妃生前……<br />\n她那么胆小一个人。<br />\n他万念俱灰过, 也生过轻生的念头,但是在心腹劝解中活下来。<br />\n他不能这么白白得死, 要死, 他也要杀了叶澜之和陈倏为家中所有的人报仇。<br />\n叶澜之在宫中,有禁军重重保护, 他杀不了叶澜之,但他可以先杀陈倏。<br />\n陈倏早前在平南闹那么大动静, 后来就一直没再露过面。<br />\n他以为陈倏回了万州,但在万州根本没见到陈倏踪迹,也不知道陈倏去了何处。<br />\n范瞿是敬平侯府的长史,也是陈倏的心腹, 范瞿一定知晓陈倏在何处。<br />\n他跟踪了范瞿不久,便遇到范瞿从江城往丰州地界去。<br />\n范瞿要掌管敬平侯府府内之事,不会轻易离府,十有八.九是去找陈倏的,那陈倏应当在丰州,只要跟着范瞿就一定能找到陈倏。<br />\n他一路从江城跟着范瞿,到丰州桃城,一直没有见到陈倏。<br />\n后来才知晓,范瞿是来桃城接敬平侯夫人回万州的。<br />\n他攥紧双拳,陈倏这个人.渣,打着尚公主的名义入京,实则是为了掩人耳目,行谋逆之事。他想起了试婚之后的棠钰,在第二日就从宫中消失了。<br />\n以棠钰的性子,她的处境,她能怎么办?<br />\n除了任人鱼肉,任人在驿馆中磋磨……<br />\n他听说的时候,棠钰已经离京了,陈倏正同建平侯世子一道在宫中。<br />\n陈倏碰了棠钰!<br />\n所以棠钰被送走,根本没人知道送去了哪里……<br />\n那个唤他小猴子的棠钰,会给他香蕉的棠钰,永远消失了。<br />\n他有一瞬想揍了陈倏!<br />\n如果不是建平侯世子揽着。<br />\n但陈倏说的是,他不会连自己是什么处境都不清楚,他连自己都保护不好,更勿说母妃和棠钰!<br />\n但他没想到,跟范瞿在一处的敬平侯夫人会是棠钰……<br />\n赵文域慢慢靠着墙边坐下,眼眶都是红的。<br />\n棠钰的性子,有驿馆的事在,她怎么会喜欢陈倏?<br />\n母妃和棠钰,他都没护好。<br />\n赵文域眼眶微红,鼻尖也跟着红起来,但是没哭出声。<br />\n***<br />\n从元城官邸出来的一小段马车上,范瞿单独听棠钰说起,“夫人,昨夜听陈磊说起,在元城官邸见到了可疑的黑衣人,但因为当时隔得太远,夫人这处又没人,所以陈磊不敢追,眼下尚且不清楚是黑衣人是冲着元城官邸去的,还是冲着夫人来的,但是小心为上好。这几日陈磊和陈元会仔细守着,夫人也多留心着,若是觉得有哪里不对,第一时间唤人。”<br />\n棠钰忽然听范瞿这么说起,一时有些心惊。<br />\n早前就是陈磊陪她和祖母去的桃城,一路都很安稳,原本以为这一路有陈元和陈磊,也不引人注目,应当能平稳抵达江城的,但听范瞿这么说,棠钰也想明白了些,如今她的身份同陈倏在一处,旁人要来,也不是冲着她来的,是冲着陈倏来的。<br />\n无论昨晚在元城的黑衣人是什么缘故出现的,但小心为上策。<br />\n范瞿提醒得及时。<br />\n棠钰颔首,“我知晓了。”<br />\n范瞿宽慰道,“夫人也不必担心,侯爷将陈元和陈磊都留在夫人这处,有陈磊和陈元在就是安全的。早前在官邸是疏忽了,以为入了万州地界又在官邸,就一定安全,眼下,看也不尽然。还有几日就到江城了,后面的几日,会小心谨慎的。”<br />\n棠钰一面应好,一面又道,“慕然,也让人提醒长允一声,若是有人寻到这里来,不一定是寻我,更有可能是寻长允的,让长允处多小心些。”<br />\n范瞿顿了顿,恍然大悟,“夫人思虑周全。”<br />\n待得马车停下,棠钰和范瞿都下了马车。<br />\n方才棠钰提及得事情,范瞿当即去做。<br />\n棠钰也上了另一辆马车,同祖母和舅母一处、<br />\n“怎么了,钰儿,没事吧?”老太太和杨氏都有些担心。<br />\n见范长史单独同她说了好久的话,陈磊和陈元又带着旁的侍卫比早前戒备得更森严,也更谨慎得多,老太太和杨氏心中隐隐觉得哪里出了问题。<br />\n棠钰没瞒着祖母和舅母,“元城官邸发现了黑衣人,暂时不知道来历,也不知道缘由,所以谨慎起见,先加强了戒备。范瞿也单独同我说了声,提醒一声,多谨慎些,若是发现哪里不对,就及时告知他和陈磊,陈元几人……”<br />\n黑衣人……老太太和杨氏都听得心惊肉跳。<br />\n棠钰宽慰道,“祖母,舅母,先别着急,就是例行提醒一句而已,眼下护卫这么多,不容易生事端,只要警醒些就好了。还有几日就到江城了,到了江城就好了。”<br />\n老太太和杨氏都颔首,这些事情,也只能交给范瞿,陈磊和陈元几人,她们只能多留意路上自己的安危。<br />\n“听范瞿说,从元城出来,前面的路就好走了,不出意外腊月二十八就能抵达江城,眼下,也没有几日了,祖母、舅母宽心。”棠钰再次安慰,缓解两人的焦虑情绪。<br />\n棠钰又朝杨氏笑着问道,“舅母可是想茂之了?”<br />\n杨氏叹道,“想啊~好像从茂之出生到眼下,从未离我这么远过。”<br />\n棠钰笑道,“孩子总是要长大得,茂之很好,舅母您也好。”<br />\n杨氏笑了笑,“我是放心让他同长允一处,若是旁人,我真有些担心茂之。”<br />\n棠钰也道,“长允会照顾好茂之的,舅母,您得心悸好些了吗?”<br />\n杨氏叹道,“也不知是不是心情舒畅的缘故,真觉好多了。”<br />\n老太太也跟着笑起来,“那就好,多宽心,我们娘俩在一处。”<br />\n杨氏看着老太太,连连点头。<br />\n棠钰头靠在马车一侧,不知长允和茂之行到哪里了?<br />\n***<br />\n陈倏和茂之早走几日,眼下已经行至六安城。六安城已经离江城很近了,只有三两日的路程。<br />\n“姐夫,我们今日见谁?”马车上,何茂之问起。<br />\n这些时日,何茂之同陈倏一道,见了不少人,大都是姐夫早前的长辈,心腹,还有一些平日里不常见面的隐士。<br />\n谈及的内容包含方方面面,从时局,到经贸,到税赋,到人口,何茂之才知晓姐夫是敬平侯,要关注的东西涉及方方面面,什么样的人都要见,什么样消息都要灵通。<br />\n这一路从桃城和谷城过来,茂之开了不少眼界,眼下到六安城,茂之也好奇要去见谁。<br />\n陈倏伸手揽过他,“今日见的,是胡伯,是我爹早前的谋士,已经在家中颐养天年好些时候了,当年万州就是因为有胡伯在,逐渐鼎盛,所以但凡有时间,在往来别处的路上我都会绕行六安城,来看胡伯。”<br />\n茂之认真听着。<br />\n陈倏朝他道,“你稍后也跟着叫胡伯。”<br />\n“好!”茂之听话拉勾。<br />\n陈倏抿唇笑了笑。<br />\n……<br />\n马车缓缓停在胡宅门口,胡光书亲自在门口拱手相迎,“侯爷……”<br />\n胡光书仍以礼相待。<br />\n陈倏上前扶起他,“胡伯,我来看你了!”<br />\n见到他,胡光书总是高兴的。<br />\n眼下,见他身侧还有一人。<br />\n陈倏会意,“胡伯,这是我内弟,茂之。茂之,叫胡伯。”<br />\n茂之上前,恭敬朝着胡光书拱手,“茂之见过胡伯。”<br />\n长者大都喜欢知书懂礼的孩子,茂之又是陈倏的内弟,胡光书也上前扶起他,“茂之公子,欢迎来六安城。”<br />\n茂之很喜欢胡伯。<br />\n……<br />\n等入了胡宅,冬日里,胡光书在暖亭中一面煮茶,一面同陈倏说话。<br />\n燕韩煮茶之风盛行,是风雅之事,无论男女,尤其是世家和书香门第,大都以煮茶为消遣,所以燕韩的茶道在周遭诸国中很出名。<br />\n胡光书是煮茶爱好者,自从万州退养后,除了含饴弄孙,便是在家中煮茶。<br />\n“侯爷,茂之公子。”第一波精华正好盛了三杯,胡光书递于陈倏和茂之跟前。胡光书同陈倏要说话,虽未避着茂之,但茂之清楚安静听着就是,不出声打扰。<br />\n眼下,胡光书一面说着话,一面煮茶,气氛很好。<br />\n喝了三沸,胡光书才道,“侯爷闷声替祖父,父母还有家中抱了仇,老夫是没想到。”<br />\n胡光书当初也因为他要尚公主一事,同他产生过激烈争执。<br />\n胡光书曾是万州长史,消息传到京中,京中才相信陈倏是真的生了入京尚公主的心思,甚至和万州老臣起了争执。<br />\n陈倏叹道,“胡伯,对不住您,原本应当早些告诉您的,但是需要有消息传到京中,所以,只能借您的口,实在迫不得已,长允向您赔罪。”<br />\n胡光书笑摇头道,“大行不顾细谨,侯爷您做得很好。天家一日在位,我万州便一日入芒刺在背。只要能永除后患,不说是瞒在鼓里,就是要老夫搭上一条性命,老夫都愿意。”<br />\n陈倏看了看他,眸间淡淡水汽,“胡伯,这些年多谢你……”<br />\n胡光书拍了拍他肩膀,“万州有今日,是因为侯爷。”<br />\n陈倏笑了笑,两人纷纷端起茶杯。<br />\n待得放下茶杯,胡光书换了新水,“晋王,是侯爷放的吧?”<br />\n胡光书忽然提起,陈倏眸间微微滞了滞,而后目光看向茂之,“茂之,我同胡伯有话要说。”<br />\n茂之会意,也没多问。', '。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