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\n\t贾似道看完李瑕、赵衿的来信,便将它们烧了,没有给任何人看。<br />\n待手里的纸灰散了,他提笔给赵衿回了一封信,交给邓剡,之后便故作大方道:“我不杀你,走吧。”<br />\n“希望还有再见到贾相公的一日。”邓剡很得体地回了一礼,不再多言,转身离开。<br />\n“你们亲自押着他,直到他离开宋境。”贾似道又吩咐人跟上邓剡。<br />\n人走后,廖莹中连忙上前,道:“平章公,不如将邓剡拘了,严刑逼供,问问他是如何抵达江陵的?”<br />\n贾似道漫不经心道:“还能怎么来的?江陵是舆情司活动最多的地方,城中多的是李瑕的暗探。”<br />\n“那是否要筛一遍?”“你办吧......”<br />\n廖莹中领了命令,做法也很简单,将城门、码头、仓库等所有重要地方的官吏士卒全都换了,以保证江陵辎重的集散,舆情司也就翻不出太大的动静了。<br />\n连着数日,果然没有再发现有细作活动的迹象。<br />\n数日之后,贾似道继续统兵西进,江陵城便成了后方的集散重镇,但城中一些达官贵人的生活则已恢复了原样。<br />\n十二月十八日。<br />\n长廊环绕、楼台隐现的园林深处有一间画堂,堂中有人正在宴饮。<br />\n四周的火炉熏得春意融融,舞姬们只穿着薄纱,展示着雪白的肌肤,有歌姬抱着琵琶,婉转唱歌。<br />\n“双翠合眉峰。泪华分脸红。向尊前、何太匆匆。才是别离情便苦,都莫问、淡和浓。”一曲罢,王荛抚掌大笑,赞道:“好词,好词,去非兄此词笔致幽深,清新隽秀,当饮一杯。”<br />\n张林连忙道:“使君过誉了,过誉了,不过是信笔所写,当不得,当不得。”<br />\n王荛还在笑,转向坐在一旁的贾余庆,道:“善夫兄你看,去非兄谦虚了,反正换作我,我可写不出这样的词。所以说啊,还是大宋温文尔雅。不像中原,粗鲁,太粗鲁了啊。”<br />\n贾余庆道:“使君文武双全,才是更难得的。”<br />\n“不错不错,贾相公说的是。”张林连忙帮腔。<br />\n三人于是共饮了一杯,宾主尽欢,交情很深的样子。<br />\n一杯酒下肚,王荛的大嘴咂吧了两下,道:“贾似道已经离开江陵西进了吧?”<br />\n“是啊。”<br />\n王荛道:“我们原本安排在码头的人可全被他换了。”<br />\n张林有些警惕起来,小心提醒道:“这种事<br />\n还是算了吧,说来不过是烧了几艘船,对战局影响不大。如今贾平章的人查得又严,万一查<br />\n到我们这里可不好。”<br />\n王荛笑了笑,把玩着手里的酒杯。<br />\n张林又道:“之前有赵卯发一直盯着我,如今贾平章又安排了不少官员在江陵,我实在是不好安排。”<br />\n“放心,不会拿这种事让去非兄难做。”王荛略略沉吟,道:“我听说,王应麟、周密等人如今还押在江陵府?”<br />\n张林再次摆手不已,道:“我虽有意要帮使君,却无权放了他们。而且贾平章已经下令要将他们押回临安了。”<br />\n王荛笑了笑,心想为了买通张林,钱花了不少,其人真正能做的事却没有几样。<br />\n他面上却还是一副洒脱模样,道:“押回临安?我正好也要往临安,去非兄帮个忙,让我与他们同行,如何?”<br />\n“这......”张林再次为难起来。<br />\n他之所以愿意接触王荛,无非是想着两头下注,往后不论天下形势如何变化,至少能保一保自己这官身。<br />\n但若真要做些什么,他便想要找借口推托。<br />\n“使君也知道,此事并非是我能作主的。”<br />\n反而是贾余庆抚须沉吟了一会儿,道:“不如由我来想想办法,看能否与押送王公等人的队伍同船南下,如何?”<br />\n话到此时,王荛却是反问道:“善夫兄就不怕我在路上救人,连累了你?”<br />\n“我亦曾得王公指点文章,算是他半个学生。”贾余庆答道。<br />\n王荛大喜,再次举杯敬酒。<br />\n他正是与贾余庆一道从襄阳过来的。<br />\n但并非是因为贾余庆归顺了新唐,双方的关系更像是合作。<br />\n当时的情形是,吕文焕与王荛谈过之后,又私下与贾余庆密谈了一次。<br />\n王荛虽不知他们谈话的内容,却可猜到一二......吕家军必须有能在朝堂上说话的人,而这次吕文焕违逆了贾似道的意思,难免会与贾似道产生裂痕,虽不至于马上绝裂,却可以着手扶持新的重臣了。<br />\n而贾余庆也在这一系列的局势变化中看到了机会,如果之后贾似道失势,他则可借助李瑕、吕文焕的势力谋求拜相。<br />\n王荛也很愿意随贾余庆一直往临安。<br />\n相信到时候,他们能够很容易地找到更多的合作对象。<br />\n只能说,贾似道人都还没到夔门,其身后的各方大小势力已经蠢蠢欲动,想要分食他留下的权力了。<br />\n~~瞿塘关。<br />\n瞿塘关又名夔门,位于长江三峡中瞿塘峡的最西端。<br />\n它的地形,就像是两块巍然屹立在江面上的巨大闸门。<br />\n山是直立的,与江面垂直的。<br />\n像是一道巨斧把大山劈开,只留下中间狭窄的峡谷供长江东流。<br />\n连这峡谷也是迂回曲折。<br />\n因此,从东面逆流而上的船只很难攻破瞿塘关,因为连落脚的地方也没有;但攻下瞿塘关之后怎么继续攻白帝城、夔州,依旧是让人头疼的问题。<br />\n只有小小的江峡渡口可以泊船,而直直屹立在江面上的雄伟大山上只有一座烽火台、一座关城、一座赤甲楼。<br />\n宋军绝大部分的将士依旧是住在船上。<br />\n他们用铁锁把船连在一起,以免被汹涌的长江水冲走。<br />\n铁锁连船,把整个江面堵得密密麻麻。<br />\n怕火攻,也怕撞击,因此进攻不得不小心翼翼,使得战事进展变得缓慢下来。<br />\n十二月二十五日,宋军都统苏刘义在甲板上向西眺望。<br />\n“快过年了,我想到夔州城里过年。”<br />\n“年前能攻下白帝城已是万幸,你还想要进夔州城?”<br />\n“贾平章率二十万大军溯江,若还不能攻下夔州,各方面都会非常被动。”苏刘义脸上的忧愁之色愈浓,又道:“攻下夔门时我欣喜若狂,因那一战打得太不容易,像是鬼门关前走了一遭,但你看,接下来每一战都只会更难。”<br />\n“是啊。唐军被偷袭了一次,不会再让我们偷袭第二次。”<br />\n此时与苏刘义说话的,是转运使杨应奎,他忽然四下一看,压低了些声音,道:“另还有一桩事与你说。”<br />\n“什么?有办法招抚唐将了?”<br />\n“不是。”杨应奎道,“平章公不是快来了吗?有人希望能够在攻克夔门的战报上加几个名字。”<br />\n苏刘义不由皱眉,道:“加的还不够多?”<br />\n“你也知道的,立个功不容易,难得有了战果,想要分润的人多......”\n ', ' ')